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甘肃省碌曲县境内,北邻碌曲县玛艾镇和双岔乡,东与卓尼县接壤,东南与四川省若尔盖县相连,西南与甘肃省玛曲县毗邻,西接碌曲李恰如和青海省河南县。保护区总面积为247431公顷,其中核心区39095公顷,缓冲区81157公顷,实验区127179公顷,林业用地41390公顷、草场155135公顷、湿地43176公顷、其它7730公顷。在41390公顷林业用地中,有林地4667公顷、疏林地71公顷、灌木林地36569公顷、宜林地83公顷,森林覆盖率13.99%。

保护区土壤为高山草甸土、灰褐土、暗黑色草甸土、泥炭土和沼泽土,海拔2900~4400m,高差1500m。受东南季风和地形的影响,气候属于青藏高原湿润气候区,全年没有夏季,冬季漫长,无霜期短,气候多变,夏季温凉,是避暑纳凉休假的理想之地。同时尕海一则岔自然保护区也位于西南部的尕海湿地,尕海湿地是鸟类迁徙的必经之路,每年春秋季有数以万计的候鸟到此地歇脚,繁殖后代,享有"鸟类乐园"的美称。
尕海一则岔自然保护区位于西南峡谷区、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带,水源充足,自然资源丰富,优越的自然环境,为各种野生动植物物种提供了理想的栖息、繁衍场所,区内生物多样性丰富,是青藏高原东部生物资源丰富的热点地区之一。保护区内既有地球之肾-湿地资源,又有地球之肺-森林资源,还有曾经被誉为亚洲第一草场的草地资源。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以珍稀野生动物资源黑颈鹤、黑鹳、灰鹤、大天鹅及雁鸭类为主的候鸟及其栖息的湿地生态系统;以紫果云杉为优势树种以及星叶草、桃儿七、冬虫夏草等为代表的高山森林及林麝、梅花鹿、蓝马鸡等森林野生动物及其生态系统;以垂穗披碱草等优质牧草组成的高山草甸及金雕、胡兀鹫等草原野生动物及其生态系统,是我国少见的集森林和野生动物型、高原湿地型、高原草甸型三重功能为一体的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其生态环境自然保护区。尤其尕海湿地属于我国特有的高原湿地类型,于2011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全球意义。
